“书本、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介,是传播、生成智慧及其科学技术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没有教师与学生、父母与子女等人际之间的融洽关系,书本等媒介功能,至少在幼儿或早期教育时期,将会大打折扣。仅此,就足以普遍影响、决定一个人一生一世的命运。书本等知识的信息载体,均通过蕴藉实践经验教训而成,然这种蕴藉范围和时效过程都存在相应局限。别说全球范围内,就连相对狭小的区域范围以内,都尚有广泛与其密切关联的、大量劳动大众所实践的点点滴滴经验教训,并没有汇聚其中,令无限广阔的宝贵智慧“元件”资源白白浪费。换言之,彼此实践点点滴滴的经验教训,是面对面生成智慧及其科学技术的另外大半个天空。
“一些全球竞争优势极为突出的企业,均具有将公司打造成造就人才摇篮的明显特征。无可否认,全球经济竞争的真正前沿阵地,集中在造就、留住、发挥人才价值的方寸之地。关于造就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价值,在发达体国家或地区,取得了诸多令人为之振奋的进步。所用方式方法,也令人目不暇接。窃以为,凡能够可持续性地广泛调动全员化的主观积极性的方法,就是具有灵魂要素的有效方法。
“仅有信息循环的灵魂机制,尚不能打造出造就人才摇篮来。化职能对立矛盾为共赢动力的利益分配机制,必须与之双重并驾齐驱。动物内在细胞成员之间的配合效率,是通过心血管——动静脉血液(实际的实物利益)循环作为保障,完成彼此之间的利益分配。具有整体利益以局部利益的实现而自然实现的协调机理,等同于个体利益以整体利益的实现而自然实现,人类的税收机制已基本跨入这一台阶。但是,具体到企事业等涉及人际分工合作的具体细节流程领域,却无法引入这种机制。
“以《计件工资制》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原理,将价值交换引入车间,曾一度为主观积极配合注入一剂强心针,使得分工合作的劳动效率迅猛飙升。同样的方法使彼此的竞争优势追平后,计件工资制等不能进一步更新深入到估价人的一言一行。纯粹的物质利益,导致认识与方法脱钩、失衡,即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内在心理结构失衡,也就是不能有效满足智慧增长的健康心理需要。”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