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279章 竹石(2/2)

作者/天青地黄

但余贤不想那么做。

那样又会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反正名声到了他这样,尽量少说少错吧。

不管你做啥,只要落到有心人眼里,都会变了味道。

过了一会儿。

五绝先生竟然写出了一首闻县之诗。

随着文气从纸页上冒起,在纸页上形成了一团拳头大小的云雾。

看起来美轮美奂。

全场哗然,五绝先生则是自己喜滋滋的把文稿拿了过来。

诸钧正想接过。

哪知五绝先生却一把拍开他的手。

直接把文稿递给了余贤。

转身骂道:“你这老家伙起开,你那点水平和我差不多,点评个屁啊,就你那几句屁话,老夫耳根子都听起老茧子了,还是请余先生来吧。”

余贤无奈,只得仔细的推敲起来。

直到此时,余贤才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九州大陆和前世一样,都存在不同地方的口音差异。

文字虽然是同样的文字。

但因为口音的差异,导致了一些韵律和韵脚出现了偏差。

五绝先生的这首出塞其实写得很不错。

其中的意境已经达到了达府巅峰。

就是因为韵律的原因,读起来有点拗口,才导致了没能晋升达府诗文。

余贤低声把自己的想法一说。

二老顿时恍然大悟。

“思齐,我人族三国,地域辽阔,如此口音差异实在很难解决…”

五绝先生抚须皱眉道:

“此事倘若能解决,于我人族诗文之发展,不亚于孔孟二圣之功啊!”

“嗯…”诸钧点头赞同道:

“除非我人族圣院推行同种语言,方能成此不世之功,只可惜,这件事情恐很难实现。”

“毕竟人家说了一辈子的话。”

“你突然给人说要这么这么讲…也太扯了。”

三人议论了一会儿。

两老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得暂时放弃。

毕竟是在文会上。

近五百学子都在陆续“交卷”呢。

虽然后续也没有更加抢眼的存在,只有一片文气达到七寸的。

剩下的就是评诗了。

诸钧站起身,把三篇文气最多的诗文进行了一一点评,众人听得眉飞色舞,大开眼界。

特别是在评价五绝先生的出塞时。

诸钧把余贤的想法也说了出来,众人更是一下子陷入了沉思之中。

但这个问题谁也想不出解决办法。

就连一直在关注着这里的鸣秋先生,也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也正因为余贤没有说出彩头。

众人才越发的紧张,想要拿到文会魁首。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余惊圣能够拿得出手的东西,绝对是普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他那人族第一富的名头。

早已经传遍天下了,这可不是浪得虚名。

文院里面的气氛,沉重得就像在进行州试考进士似的。

有人愁眉苦脸,也有人会心而笑。

有人开始书写诗文,也有人提着笔杆哆嗦。

这紧张的气氛。

甚至连正在圣院里监察天下的鸣秋先生,都注意到了这里。

等他看清了文会里面的情况。

不由得哑然失笑。

或许是宁西州读书人那股不服输的劲。

没多久。

就有一个年轻人写出了一首不错的边塞诗。

文气高达九寸半。

只差一点就达到了闻县的入境之诗。

何庆喜不自胜的把诗文收了上来。

诸钧品鉴后交给余贤,余贤看了看。

这篇诗文的文笔比较朴实无华,想要表达的意境也还可以。

吃亏在作者年纪太小。

并没有参加过真正的战争,阅历不够。

所以尾句点题的时候,表达上出了点偏差。

以至于功亏一篑,没能入境。

不过对于一场文会来说。

这样的作品也算是上等佳作了,毕竟入境诗文可不是那么好出的。

九州大陆每年的文会都是多如牛毛。

就是有些大户人家生个孩子,就能举办一场文会,有些地方下场大雨,也能举办一场文会。

但能传颂天下的诗文也就那么多。

和诸钧小声交流了一下点评意见,点评的事情就交给诸钧了。

他毕竟年纪还小。

和在场的许多人份属同辈,由他点评的确不太合适。

毕竟这里不是路阳,他远来是客。

如果端着圣人弟子的架子,那就有得说了。

即便他还是大学士。

但那张脸还是太过年轻,必须要保持着良好的学习态度,才能给别人一个好印象。

而且,以余贤的名声。

他已经是九州大陆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所以一言一行都会给无数年轻人带来影响。

会场中还有许多五绝先生这样的高龄之士。

尊老也是人族美德之一。

如果他站起来,并且大言不惭的点评这些高龄之士的作品,哪怕他说得再如何中肯,都会让人有种不尊老的感觉。

这会带坏许多年轻人。

当然,他也可以点评一下年轻学子。

但余贤不想那么做。

那样又会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反正名声到了他这样,尽量少说少错吧。

不管你做啥,只要落到有心人眼里,都会变了味道。

过了一会儿。

五绝先生竟然写出了一首闻县之诗。

随着文气从纸页上冒起,在纸页上形成了一团拳头大小的云雾。

看起来美轮美奂。

全场哗然,五绝先生则是自己喜滋滋的把文稿拿了过来。

诸钧正想接过。

哪知五绝先生却一把拍开他的手。

直接把文稿递给了余贤。

转身骂道:“你这老家伙起开,你那点水平和我差不多,点评个屁啊,就你那几句屁话,老夫耳根子都听起老茧子了,还是请余先生来吧。”

余贤无奈,只得仔细的推敲起来。

直到此时,余贤才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九州大陆和前世一样,都存在不同地方的口音差异。

文字虽然是同样的文字。

但因为口音的差异,导致了一些韵律和韵脚出现了偏差。

五绝先生的这首出塞其实写得很不错。

其中的意境已经达到了达府巅峰。

就是因为韵律的原因,读起来有点拗口,才导致了没能晋升达府诗文。

余贤低声把自己的想法一说。

二老顿时恍然大悟。

“思齐,我人族三国,地域辽阔,如此口音差异实在很难解决…”

五绝先生抚须皱眉道:

“此事倘若能解决,于我人族诗文之发展,不亚于孔孟二圣之功啊!”

“嗯…”诸钧点头赞同道:

“除非我人族圣院推行同种语言,方能成此不世之功,只可惜,这件事情恐很难实现。”

“毕竟人家说了一辈子的话。”

“你突然给人说要这么这么讲…也太扯了。”

三人议论了一会儿。

两老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得暂时放弃。

毕竟是在文会上。

近五百学子都在陆续“交卷”呢。

虽然后续也没有更加抢眼的存在,只有一片文气达到七寸的。

剩下的就是评诗了。

诸钧站起身,把三篇文气最多的诗文进行了一一点评,众人听得眉飞色舞,大开眼界。

特别是在评价五绝先生的出塞时。

诸钧把余贤的想法也说了出来,众人更是一下子陷入了沉思之中。

但这个问题谁也想不出解决办法。

就连一直在关注着这里的鸣秋先生,也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

如果离开,不知道看到那个章节?《请点我收藏章节》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