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第89章 巴扎里的好物件(1/2)

作者/李想国的小鱼儿

花池走进了食品区,这里还可以进一步细分成香料、果干、调味品、茶叶等摊位。

花池觉得比较有趣的是新疆的黄冰糖,她印象中的冰糖都是小块的,这里的冰糖却是条状的。

她问摊主,“为什么这种冰糖是黄颜色?”

摊主是位维吾尔族姑娘,她用普通话告诉花池,

“黄冰糖是在熬制过程中添加了藏红花、玫瑰、枸杞等,这是我们新疆人平时泡茶常用的冰糖。”

花池买了一点黄冰糖放进了她的灰色小挎包里。

夏有玉正站在一个巴旦木的摊位前面,他指着巴旦木对着摄像机说,

“新疆最有代表性的坚果就是巴旦木,这种坚果富有营养,口感好,在市场上大量出现,深受中外顾客喜欢。

它的形状花纹也会在维吾尔族的帽子和衣服上出现。

巴旦木是个波斯语的名字,它的汉语名字叫做“扁桃”,它的果仁就是我们常吃的坚果扁桃仁。这种果子原产于中西亚,在唐朝时期传入中国,从此在新疆种植普及,成为新疆产量最大的干果之一。”

夏有玉继续向前走,花池跟在摄像师刘军后面浏览一些干果摊位。

花池以前认为新疆的干果只有葡萄干和核桃,现在面对着满眼无数个干果摊位,她才知道葡萄干真的只是新疆众多干果中的一种,新疆干果种类非常多。

比如说无花果干,花池在库车夜市吃过新鲜的无花果,现在见到了无花果干。她在摊主的邀请下,尝了一颗无花果干,很甜,很好吃。

大叔摊主告诉她,晒成干的无花果干可以泡水喝,也可以干吃,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不用说,花池也买了半斤无花果干。

夏有玉在一个杏干的摊位前停下来介绍说,

“7月份是新疆小白杏和小红杏大量上市的季节,新鲜杏子的保鲜期大概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新鲜杏子太多吃不完怎么办?

当地的果农会把采摘下来的杏子直接铺开晒成杏干。过了杏子的上市季节,我们还可以吃杏干。

新疆的杏干并不需要任何添加剂,直接晒干吃就很可口。”

夏有玉走到了维吾尔族乐器区。这里有很多乐器挂在墙上,有许多乐器摆在摊位上,还有一些摊主手里正拿着某种乐器摆弄。

花池看着这些形状各异的乐器头脑发蒙,她几乎都叫不上名字。

夏有玉站在一个乐器摊前,向一位中年大叔摊主请教。

“您好!我觉得您家摆的这些乐器都很像艺术品,很精美,都可以凑成一个乐队了。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大叔摊主笑着说,“可以,可以,这些都是我的宝贝,我很乐意让大家都认识它们。”

他拿起一个乐器,通体深红色,有大约一米长的柄,底端像半个西瓜,琴弦就在西瓜面上。

大叔说,“这种乐器叫弹拨尔,用桑木或是红木做的。它有五根钢丝弦,您听,它的声音很干净悦耳。”

说完,他就弹奏了十秒钟。

夏有玉说,“我能弹一弹感觉一下吗?”

大叔说,“可以,你要假装像个乐师一样去弹它。”

夏有玉接过弹拨尔,坐在一个凳子上,左手按住长柄一端的琴弦,右手在西瓜面的琴体弦上弹拨起来,他修长干净的手指弹着琴弦,有模有样。

花池看着他的手指发呆。

弹了大约半分钟,夏有玉站起身来把弹拨尔还给大叔,然后说,

“我如果好好跟您学,我会成为一个好乐师的。”

大叔说,“没问题!这个不难学。”

夏有玉又指着一个长大约130厘米,琴柄顶端弯曲,长得有点像弹拨尔,但比它小的乐器问,

“这个乐器是弹拨尔的弟弟吗?声音应该不一样,它叫什么名字?”

大叔说,“它叫热瓦甫,是一种很多人都会弹的乐器。”

大叔拿起一把热瓦甫站着随手弹了起来,弹琴的姿势和弹拨尔差不多。

热瓦甫琴声悠扬,节奏明快,花池有一种想跳舞的感觉。

大叔停下来后,夏有玉说,“很好听,这种乐器也是可以边弹边唱吧?”

大叔说,“没错!你听我给你唱一段。”

说完,大叔就弹着热瓦甫唱起来,歌声醇厚有磁性,伴着热瓦甫欢快的琴声,一种快乐的氛围洋溢出来。

大叔的状态让人觉得他是个演员,自豪的神情像是在舞台上表演。

周围很快聚集了不少游客,不少人都拿出手机拍照。

一曲唱完,大叔笑着说,“只要一弹琴,我就忘记我是个生意人了!”

夏有玉说,“音乐可以让人快乐!快乐一会儿再做生意也不迟!”

大叔说,“人需要经常快乐,我们维吾尔人每天都会找到快乐的方法。弹琴、唱歌、跳舞、吃美食,都很快乐!”

夏有玉笑着说,“你弹的很棒!所以让人快乐。

这种热瓦甫的表面好像有花纹,是什么材料做的?”

大叔说,“热瓦甫的表面可以选择很多材料,比如羊皮、马皮、驴皮,这把热瓦甫用的是蟒蛇皮,花纹很好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花池走进了食品区,这里还可以进一步细分成香料、果干、调味品、茶叶等摊位。

花池觉得比较有趣的是新疆的黄冰糖,她印象中的冰糖都是小块的,这里的冰糖却是条状的。

她问摊主,“为什么这种冰糖是黄颜色?”

摊主是位维吾尔族姑娘,她用普通话告诉花池,

“黄冰糖是在熬制过程中添加了藏红花、玫瑰、枸杞等,这是我们新疆人平时泡茶常用的冰糖。”

花池买了一点黄冰糖放进了她的灰色小挎包里。

夏有玉正站在一个巴旦木的摊位前面,他指着巴旦木对着摄像机说,

“新疆最有代表性的坚果就是巴旦木,这种坚果富有营养,口感好,在市场上大量出现,深受中外顾客喜欢。

它的形状花纹也会在维吾尔族的帽子和衣服上出现。

巴旦木是个波斯语的名字,它的汉语名字叫做“扁桃”,它的果仁就是我们常吃的坚果扁桃仁。这种果子原产于中西亚,在唐朝时期传入中国,从此在新疆种植普及,成为新疆产量最大的干果之一。”

夏有玉继续向前走,花池跟在摄像师刘军后面浏览一些干果摊位。

花池以前认为新疆的干果只有葡萄干和核桃,现在面对着满眼无数个干果摊位,她才知道葡萄干真的只是新疆众多干果中的一种,新疆干果种类非常多。

比如说无花果干,花池在库车夜市吃过新鲜的无花果,现在见到了无花果干。她在摊主的邀请下,尝了一颗无花果干,很甜,很好吃。

大叔摊主告诉她,晒成干的无花果干可以泡水喝,也可以干吃,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不用说,花池也买了半斤无花果干。

夏有玉在一个杏干的摊位前停下来介绍说,

“7月份是新疆小白杏和小红杏大量上市的季节,新鲜杏子的保鲜期大概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新鲜杏子太多吃不完怎么办?

当地的果农会把采摘下来的杏子直接铺开晒成杏干。过了杏子的上市季节,我们还可以吃杏干。

新疆的杏干并不需要任何添加剂,直接晒干吃就很可口。”

夏有玉走到了维吾尔族乐器区。这里有很多乐器挂在墙上,有许多乐器摆在摊位上,还有一些摊主手里正拿着某种乐器摆弄。

花池看着这些形状各异的乐器头脑发蒙,她几乎都叫不上名字。

夏有玉站在一个乐器摊前,向一位中年大叔摊主请教。

“您好!我觉得您家摆的这些乐器都很像艺术品,很精美,都可以凑成一个乐队了。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大叔摊主笑着说,“可以,可以,这些都是我的宝贝,我很乐意让大家都认识它们。”

他拿起一个乐器,通体深红色,有大约一米长的柄,底端像半个西瓜,琴弦就在西瓜面上。

大叔说,“这种乐器叫弹拨尔,用桑木或是红木做的。它有五根钢丝弦,您听,它的声音很干净悦耳。”

精彩还没结束,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离开,不知道看到那个章节?《请点我收藏章节》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