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意念一动,这其中的小天鲸被收入乾坤袋之中。
天鲸疼痛地睁开了眼,发出低频次的吼叫,其他几头天鲸跟着醒了过来,扭动着庞大的身影看来看去。
此时的林绪早就打开了空间门,一下子出现在二十里外的的海面上。
他顺势催动天云梭,朝着近海区的方向返回陆地。
“你是真的狗啊!”林绪的脑海里传来了离云剑的传音。
林绪没有接它的话,很快就回到了陆地。
“最后就是土了,己土乃田园之土,倒是挺好找的,只要找到最肥沃的土地就行......
戊土就比较麻烦了,宗主并没有告诉我具体该去哪里找。”
戊土,阳土也,《黄帝内经》灵枢篇中载:万物生而出之,万物伐而入之。
总而言之,戊土为万物一切的生死承载。
“这些天干取象,认识层次低的修士会拿金木水火土元素直接作为取象,全然不顾其中的形态与性质。
所谓五行,不仅要静态上的元素匹配,更要有状态上的吻合。
土行稼穑,也就是耕种活动......”
林绪忽然想到了什么,他来到一片庄田内。
见到林绪的地主很快就心甘情愿地欢迎他进入这里。
林绪命令那些在田地里劳作的农民:“去拿一些种子来,撒在田里。”
农民们莫敢不从,很快就将稻谷的种子撒到一片田地里。
林绪看向旁边长得已经旺盛的禾苗,抬手一点,把青葱的禾苗全部点燃。
“啊!这!”农民们大惊失色,然而不敢有任何求饶声。
林绪没有理会,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另一侧撒在田地里的种子。
周遭的灵气被他强行积聚过来,种子沉陷入土,然后以可见的速度长出嫩芽。
“木行曲直,火行炎上,金行从革,水行润下,土行以稼穑,是谓长生之道也。”
林绪将一旁灼烧的灰烬放在这些新生的幼苗上,渐渐的,幼苗逐渐过了“木之曲直”的状态。
天干五行取象,其中有一说就为植物生长说,这种方法对于林绪来说,是最快最好的方法。
一刻钟后,在浓郁的灵气下,幼苗根茎茁壮挺拔,进入了“火行炎上”的状态。
紧接着,幼苗之间也长出了不少的杂草,隐隐还有不少虫子飞来飞去,正式达到了万物繁茂的的状态。
林绪明白,这其实就是“戊”的状态,不过,还不是戊土的取象,还得继续当一会儿农民,继续“稼穑”下去。
当野草结出了自己的种子,禾苗也渐渐向深色转变而去,这已经达到了万物诎(qū)形的状态,即万物彼此间已经有了明显差别,就是“己”的状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
三日后,林绪再一次来到了天云海的边缘。
这一次他不打算去找沿海驻扎的天原宗弟子,他们修为太低,危险来临只会给自己拖后腿。
他上一次来到这里,也大致认得路线了。
去到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林绪花了一百块上品灵石,购买了一艘船型法宝,和之前那两名弟子的制式差不多。
这时他知道这船名叫“天云梭”,而天云梭本身就是专门为了在天云海上巡弋而设计的。
它分为下品、中品和上品,分别对应下品、中品和上品法器。
林绪买的这款天云梭,正好是上品法器。
然而买完这件法器后,他挖来的灵石矿财富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出了天云海后,就要快点想想怎么去搞钱了......
林绪心中不由得急切了些。
他操控着天云梭在海上迎着海浪朝着深处快速驶去。
一个昼夜过去,林绪终于再次看到了云海列岛。
再往前一阵,就是深海区了......
“你真的还要往前去么?”离云剑问道。
“为什么不呢?壬水和癸水的取象在浅海区虽然有,但并不是合适的选择。”
林绪对取象的要求非常高,这可是关乎凝练空间道痕的品质。
壬水,阳水也,生灵成型蕴养之水。
癸水,阴水也,生灵繁衍而出孕育之水。
二者最大区别是,壬水注重生灵之养,癸水注重生灵离体后下一轮的孕育。
林绪的取象目标是天鲸,这是一种体型非常大的鲸鱼。
他甚至怀疑这是不是鲲,但帝鸿洲的土着并不认为这样的妖兽是鲲。
鲲是灵兽,和妖兽还是有些区别的。
一般而言,灵兽可以被驯服,但妖兽通常不能,最多只能奴役驱使。
他在列岛上休整一会儿,然后继续朝着深海区驶去。
......
深海之中,几头天鲸正张开血盆大口,如同一个个巨型吸尘器一般,把周围的各种鱼虾给吸入腹中。
林绪跟在它们后头,静静地等待着最佳时机的到来。
一盏茶的时间过去,天鲸终于闭上了自己的大嘴,朝着海上翻腾一阵,然后沉入海底,靠拢在一块进入了沉睡。
终于等到机会了......
林绪朝着其中一头怀孕的天鲸施展空间道蕴,很快就把天鲸体内孕育的小天鲸与外界隔离开来。
他意念一动,这其中的小天鲸被收入乾坤袋之中。
天鲸疼痛地睁开了眼,发出低频次的吼叫,其他几头天鲸跟着醒了过来,扭动着庞大的身影看来看去。
此时的林绪早就打开了空间门,一下子出现在二十里外的的海面上。
他顺势催动天云梭,朝着近海区的方向返回陆地。
“你是真的狗啊!”林绪的脑海里传来了离云剑的传音。
林绪没有接它的话,很快就回到了陆地。
“最后就是土了,己土乃田园之土,倒是挺好找的,只要找到最肥沃的土地就行......
戊土就比较麻烦了,宗主并没有告诉我具体该去哪里找。”
戊土,阳土也,《黄帝内经》灵枢篇中载:万物生而出之,万物伐而入之。
总而言之,戊土为万物一切的生死承载。
“这些天干取象,认识层次低的修士会拿金木水火土元素直接作为取象,全然不顾其中的形态与性质。
所谓五行,不仅要静态上的元素匹配,更要有状态上的吻合。
土行稼穑,也就是耕种活动......”
林绪忽然想到了什么,他来到一片庄田内。
见到林绪的地主很快就心甘情愿地欢迎他进入这里。
林绪命令那些在田地里劳作的农民:“去拿一些种子来,撒在田里。”
农民们莫敢不从,很快就将稻谷的种子撒到一片田地里。
林绪看向旁边长得已经旺盛的禾苗,抬手一点,把青葱的禾苗全部点燃。
“啊!这!”农民们大惊失色,然而不敢有任何求饶声。
林绪没有理会,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另一侧撒在田地里的种子。
周遭的灵气被他强行积聚过来,种子沉陷入土,然后以可见的速度长出嫩芽。
“木行曲直,火行炎上,金行从革,水行润下,土行以稼穑,是谓长生之道也。”
林绪将一旁灼烧的灰烬放在这些新生的幼苗上,渐渐的,幼苗逐渐过了“木之曲直”的状态。
天干五行取象,其中有一说就为植物生长说,这种方法对于林绪来说,是最快最好的方法。
一刻钟后,在浓郁的灵气下,幼苗根茎茁壮挺拔,进入了“火行炎上”的状态。
紧接着,幼苗之间也长出了不少的杂草,隐隐还有不少虫子飞来飞去,正式达到了万物繁茂的的状态。
林绪明白,这其实就是“戊”的状态,不过,还不是戊土的取象,还得继续当一会儿农民,继续“稼穑”下去。
当野草结出了自己的种子,禾苗也渐渐向深色转变而去,这已经达到了万物诎(qū)形的状态,即万物彼此间已经有了明显差别,就是“己”的状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