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张五百元以上的大面额集资债券,是专门针对企事业单位所发行的。令人惊奇的是,老曹却拥有总计超过千张的各类大面额集资债券(以面额500的为主,还有部分面额1000、2000的),所涉资产接近千万。老曹每月工资过百元也就短短一两年时间,其家庭财力虽算得上富甲一方,但砸锅卖铁不过十几二十万。老曹家族成员了得,且遍布一方。如果说,老曹要筹借百十来万元的现金,临时周转几个月当完全有可能,但若超越这个极限则根本就没可能。所谓“事出反常”,驱使本人产生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经了解,这种大面额的集资债券,利率均高于同期国库券,普遍是由各企事业单位不得不卖面子的机构代理发行,各企事业单位均以面额百分百比例认购。一些大型企事业单位,动辄认购数万、数十万元,小型企事业也是五千起码的认购。不少资金紧张的企事业单位,采取向内部员工摊派筹集认购资金。
也许是老曹操作不够机密吧,总之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随即逐步了解到一系列迹象:老曹收购债券的资金来源渠道多样,主要是向一些地方基金和当地集体企事业借支;所收购债券的成本,普遍只限于面额的20~30%。同时了解到,这些债券期满一年,墎州有多家银行提供抵押贷款业务支持,只是抵押额度仅面额的30~40%,且贷款利率相对较高。但随着发行期的增加,抵押额度和利率将大幅调整。另外,此类债券的利率高过同期贷款利率,即依靠贷款认购债券也可获得一定盈余。因而多数资金困难的企事业单位,宁可选择向银行抵押贷款,也不大可能直接转让债券。
内部摊派认购的债券,则有所不同。由于向员工摊派的金额普遍不大,加上周期较长,又是分批多次从工资或奖金中扣除。墎州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事业,工资或奖金多点少点无从计较,员工们几乎从不关注这些债券的何去何从。老曹能够以面额20~30%比例收购到的债券,几乎全部来自于由员工筹资认购的企事业单位。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