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从何时起,在一所村小附近曾经组织货源并几次代理维权(包括私下成功调解以及诉讼)。一次,远远就接连有人对庶盶说:学校郑老师要找。听不到朗朗读书声,校内空无一人,估计遇到星期天了。见校旁的大路边一栋气派的小楼房,前往打听郑老师。扣响洞开着的房门,里面迎头走出一个靓丽少女,声称她本人就是郑老师。原来,是郑老师的堂姐,由于长期闹家庭矛盾,到了难以调和的地步,欲请庶盶代理离婚诉讼。
经充分走访了解到,他们结婚三年多,共同育有一个孩子快两岁,矛盾焦点在于男方好赌并历欠赌债千余元,男方拒绝离婚。此前曾有亲友多次参与调和,但皆因男方依然如故而加剧家庭矛盾。经过认真分析,庶盶认为他们的家庭矛盾尚有望调和。因为,男方好赌并屡欠赌资,存在着心理失衡问题——感觉家庭经济被妻子管控到没有任何余地,无论是零用钱还是娱乐性开支都是囊中羞涩,感觉日子过的特别窝囊。
庶盶提出和解的三点倡议:第一,男方务必加强自我约束力,将赌博限制在娱乐性范围,牢固树立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良好形象;第二,女方也应考虑适当放宽家庭零用和娱乐性开支额度,适度保障家庭主要创造者、贡献者能够在零用和娱乐方面能够拥有一定享受的权利(限制正当权利往往适得其反);第三,无论何时何地,双方都要把了解对方、关心对方并照顾对方的想法,作为对自己和家庭负责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职责和义务。也就是说,家庭关系要依靠经营,要有排除不利因素、培植善因得善果的原则性共识,要把共商共建、共识共赢,作为经营家庭灵魂予以维护。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