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这里,陈逍遥忍不住脸色泛红,明显有些激动,我端起酒碗,他也顺势拿了起来,轻轻碰了一下,将剩下的黄酒一饮而尽。
我拿起酒壶,给两个酒碗重新倒满黄酒,这才问道:“刚才只讲了饥饿,还有一个外族入侵呢?”
“文化和历史是需要人来传承的,那么作为主体的民族就必须一直存活下去。一旦主体民族消亡,丢失了文化和历史,一个国家的文明就会丢失传承。”
“华夏的饥饿苦难是因为山地多,耕地过少,可也正因为山脉众多,在冷兵器时代发挥过重大作用,这一道道山脉河流,就是冷兵器时代天然的围墙,在险要地形修建关隘,就可以防止游牧民族南下。”
“西安在古代被称作长安,曾经是十三朝的首都。为什么?只要一看地形就知道,因为西安有一片平原,又有河流流过,周围还被一群山脉包裹,在冷兵器时代属于典型的易守难攻地形,生存环境是拉满了的。”
“这样的地形保证了主体民族很难被入侵,很难彻底断绝,延续性就得到了保证。除此之外,存在外敌还有另外一个好处。”
“是什么?”我总觉得这话说得有些反直觉:存在敌人算什么好处?谁闲的没事了,喜欢自己家旁边一直有闹事的?这实在是太扯了。
“华夏的历史上,一直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烽火戏诸侯那是周朝的典故,从那时就有了烽火台,是抵御外族入侵的。秦始皇征召民夫修建长城,还留下了孟姜女哭长城的典故,那都是我们与游牧民族的军事较量。”
“存在外敌威胁的最大好处,就是永远居安思危。所以我们会有好战必亡,忘战必危的名言警句。不过外敌威胁对我们华夏文明最大的贡献不是战争的启发,是一个很重要的认知。”
“是什么认知?”我忍不住问道。
“大一统。”陈逍遥淡淡的说道。
“大一统不是秦始皇的贡献吗?”我忍不住反问道。
“大一统的确是始皇帝的贡献,可这是我们华夏天下地理所导致的必然,哪怕没有始皇帝进行大一统,后面也会有别的王朝进行大一统。这是地形气候导致的必然结果。”
“逍遥兄请讲。”
“很简单,就以最简单的家庭为例,家里儿子多了,就要分家闹矛盾,可是当自家人受到欺负时,只要脑子正常,几个兄弟就会团结起来应对外人的欺负,以前民间宗族抱团的力量有多么强大,相信你也见识过。”
“扩大到国家层面,如果华夏占据的这片土地,不能大一统的时候,必然会内部相互攻伐,导致力量涣散,让外族有机可乘,继而导致国家动荡不安。这一点,历史上的‘五胡乱华’已经证明了。”
“华夏人的历史从来不曾断绝,我们也是最擅长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的民族,所以,从那之后,每一个王朝只要在力量允许的情况下,都会进行大一统,不会留下内部纷乱的祸患,就是因为北方游牧民族一直像悬在我华夏民族头顶的一把利剑,让我们不敢懈怠。”
精彩还没结束,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