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你现在是董旻麾下的屯将了?”张新看着杨毅问道。
杨毅投军之后,董旻念在他是沙场老卒,又带着人来投的份上,给他加了一个屯将,统领百人。
“末将实乃不得已而为之,还望君侯恕罪。”
杨毅叩首请罪,随后从怀中掏出一块布匹捧在手中,双手高高举过头顶。
“君侯,且看此图。”
“此乃何物?”
张新见他双手高举,放下心中疑虑,上前接过此图。
典韦浑身肌肉紧绷,随时做好出手准备。
杨毅并没有其他动作,而是将双手撑在地上,说道:“此乃末将亲自探查的,董贼在长安城内的布防图。”
“你说什么!董卓的布防图?”
张新瞪大眼睛,连忙将图打开。
图上不仅有着长安城的结构图,还记载着董卓在什么地方布置了兵力。
虽然兵力的数量不是很详细,基本上用的都是大概、也许、不详这类的词。
但这才对嘛。
杨毅在董旻麾下,只是区区一个百人将,若是能将董兵的数量都探查清楚,那才有鬼了。
“好......好!”
张新眼睛一亮,“有此图在,取长安是易如反掌啊!哈哈哈哈......”
“杨毅。”
张新收好布防图,上前将他扶起,问道:“你是如何探得此图的?”
“末将知道,君侯一定能打进来。”
杨毅笑道:“故自投董之后,末将便借着巡逻之机,结识了不少其他地方的守军。”
“待到休沐之时,末将再以看望朋友的名义去到他们那里,如此年余,方得此图。”
“忍辱负重,方能成就大事。”
张新赞许道:“若我军能够攻取长安,你当为首功!”
“末将不敢居功。”
杨毅连忙道:“只要君侯不计较末将投董之事就好。”
“当时你只是迫不得已罢了,我又岂会怪罪?”
张新哈哈一笑,“你身在董营心在张,日后传扬出去,也算是一段佳话了。”
杨毅闻言,脸上露出一个笑容。
“多谢君侯!”
“哦,对了。”
张新又问道:“其他人呢?”
“他们皆在城中,只要大军一到,便可襄助君侯取城!”
张新召集麾下众人,将杨毅之谋告诉众人。
“君侯,未可轻信啊。”
孙乾瞥了杨毅一眼,“此人既然投董,焉知这不是董卓的诱兵之计?”
“杨毅随我日久,必不负我。”
张新摆摆手,“公祐多虑了。”
杨毅闻言一脸感动。
这点自信,张新还是有的。
杨毅先前在李傕麾下时,只是一个队率而已。
队率,五十人将。
自从跟了他以后,杨毅先做司马,再做校尉,短短数年之间,便成了比二千石的银印高官,麾下管着数十个队率。
此次无奈投董,董旻也只是给了他一个屯将而已。
如今董卓日薄西山,张新兵势正盛。
只要是个正常人,就不可能不在张新这里做将军,而跑到董卓麾下去做屯将。
杨毅献图之后并未离开,而是留在营中,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帐中众人分成两派。
一派以孙乾、陈琳等文士为首,认为不可轻信。
一派以左豹等与杨毅相处许久的武将为首,认为没有问题。
双方争执不下。
张新看向荀攸。
“军师,你怎么看?”
“攸以为,可信。”荀攸开口道。
(差一点,马上补,快12点了先发)
bibq。bibq